落实核心素养 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课程方案的要求落到实处,对新时代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机制、路径与策略进行积极探索。结合我校的教学安排以及实际情况,本学期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支持与帮助下共同探索了“校园科普”活动的新模式。
此次探索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集中展示了我校九年级贯通、直升两个特色实验班学生在“科学家、学科教师、科技教师”共同引导下,在自身高昂兴趣的推动下,自主寻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五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对选定的科普题材用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体准备,并在学期末向专家、教师、同学展示并讲解自己创制的科普展板并做科普报告,成果丰富、效果良好。
初定科普题材
五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清华大学孙文博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姜成英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方贵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付碧宏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卢忠林教授在开学第一课走进景山校园,为同学们讲授领域内前沿科学知识,帮助同学们占在“巨人的肩膀上”自主思考科学问题,为下一步选择科普题材奠定基础。
共育拔尖人才
“科学家、学科教师、科技教师”对学生们的科学研究价值、基础理论把控、科研进展节奏分别进行引导。选定同一科普方向的学生,自主结组,利用每周一下午的两节课时间共同研究自己的科普内容。
阶段成果交流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以课题为导向,同学们在校内外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共展示了17项科普内容,其中物理领域2项,生物领域3项,地理领域2项,信息技术领域5项,化学领域5项,以展板和汇报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从《健康中国》到《元宇宙》,从《激光原理及应用》到《土地微生物》,从《区块链》到《城市热岛》等等,科普内容贴近科学时事,研究思路展现“科普小讲师”风范。
在最终的展示交流会上,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老师们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共同见证学生们的成长。
展示交流会的汇报环节,与会专家纷纷对同学们的精彩讲解进行点评和指导。交流会的最后,邱校长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期待同学们以此为始,在未来能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打磨,已经初探了“科普活动”的过程,从而达到了“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这是我们做出的一次探索,我们期待在社会各界专家的共同指导下,不断优化迭代,总结出更多值得推广的科技教育经验,对新时代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机制、路径与策略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提升中国的科研综合实力,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贡献出景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