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满:人生小满,即是圆满

今日,2025 年 5 月 21 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欧阳修在《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中,生动地描绘出小满时节的蓬勃景象。此时,夏日的热情愈发浓烈,大自然宛如一幅五彩斑斓且充满活力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小满,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自然界的万物逐渐走向盈满。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北方的麦类等夏熟作物,正处于旺盛生长阶段,籽粒开始灌浆,日渐饱满,却尚未完全成熟,恰似人生中那些努力趋近完美,却仍留有些许成长空间的阶段,充满了希望与可能。​

小满时节,物候变化奇妙而有趣。古人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苦菜在此时繁茂生长,它作为一种生命力顽强的野菜,在艰难环境中也能蓬勃向上,为大地增添了一抹独特的生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里写道:“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靡草在小满时节逐渐枯萎,与蓬勃生长的苦菜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奇妙变化。而 “麦秋至” 并非指秋天的到来,而是说麦子即将成熟,那饱满的麦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预示着丰收的喜悦。​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

杏麦修镰钐,錋𦬔竖棘篱。

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

小满的美,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欧阳修的这首《五绝・小满》,宛如一幅清新的田园画。夜莺在翠绿的柳树枝头欢快啼鸣,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明月高悬,洒下银白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夜空。诗人最爱的,是那田垄上的麦子,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似在对着飘落的红花欢笑,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元淮的《小满》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个角度,描绘出小满时节江南地区的独特景致。子规声声啼叫,细雨如烟如雾,湿润的空气仿佛能浸透客人的毡垫。水边的黄梅大多已经成熟变老,邻家的蚕也已结茧,一片繁忙的农事景象,让人深切感受到小满时节的浓郁氛围。​

《五绝・小满》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小满》

——元淮

子规声里雨如烟,

润逼红绡透客毡。

映水黄梅多半老,

邻家蚕熟麦秋天。

小满不仅是自然的节气,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二十四节气中,小和大往往对应出现,如小暑与大暑、小雪与大雪、小寒与大寒,唯有小满之后没有大满。这恰恰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花未全开月未圆”,世间万物盛极必衰,保持适度的 “小满” 状态,才是长久之道。人生亦是如此,不必追求十全十美,小满即是圆满。懂得知足常乐,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过分苛求,不盲目贪多,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在这小满时节,让我们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馈赠。看那金黄的麦浪、翠绿的桑叶、成熟的枇杷,嗅着空气中弥漫的麦香、果香,聆听鸟儿的欢唱、布谷鸟的催促。生活的美好,往往就藏在这些平凡而又细微的瞬间里。愿我们都能如小满时节一般,不自满,知进退;不苛求,懂留白;不贪恋,惜当下。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一颗小满的心,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

今日小满,愿你小有所得,小有所满,生活无恙,健康平安,满心欢喜地迎接未来的每一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