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何以成为课改风向标

作者:桑国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学校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新一轮课程改革创新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精选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基未来。二是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新课程标准对教育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以及教育评价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对学科素养、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学科实践等概念的大讨论。广大教育研究人员和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对基于理解的设计、深度学习、表现性评价等领域开展理论研究,带动实践领域对大概念、大单元、大主题等教与学的实践探索。其中,项目式学习由于其深刻的价值意蕴和强大的实践逻辑,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教与学方式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式学习的本真样态

项目式学习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美国学者威廉·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曾经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1919年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俞子夷的主持下,开始研究和试行设计教学法。1920年秋,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也在一年级进行试验。1928年,威廉·克伯屈来华,将设计教学法推向了一个新的热潮。设计教学法主张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设计教学法以其鲜明的儿童中心、统整教材及联系生活的价值取向,成为当时学校教育中的一股清流。

那么,什么是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师生通过做项目来开展教和学的活动。一线教师大多是从学校进入学校,很少参与过真正意义上的项目,例如项目招标、项目申请、项目执行、项目管理等,因此往往缺乏项目思维。我们也注意到,全国各地有很多项目式学习实验校,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只做了项目,缺少教和学的活动。所以“做项目”不一定就是做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中必须有教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