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如何开展的?

在学习内容上,教学情境与真实生活或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情境中的学习内容能够科学、合理地整合多学科的知识,有清晰明确的任务或关键性问题连接不同学科的核心概念与技能。

在学习任务(活动)上,富有挑战性,能体现学生问题解决、团队协作等高阶能力培养,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多种类型的学习支架,发挥学习引导作用。

在学习评价上,注重学生的表现性评价,评价量规维度明确,等级标准清晰,与目标具有一致性。评价内容涉及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环节与要素,如任务完成、学生协作情况、跨学科知识应用、学习态度及品格发展等。

跨学科主题学习面临的挑战

目前,中小学在组织和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面临的挑战主要涉及课程规划、师资、教育评价等方面。

首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实考验学校的课程规划能力,各个科目都有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安排,这些活动在不同学科中是采取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穿插安排,还是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进一步统整,集中于某一时间段加以落实?这需要各学校进行系统设计,协调师资与资源,以确保其有效落地。

其次,很多学校在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面临师资胜任力不足的问题。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与师资配备很难满足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因此,建立教师之间的协同教学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支持势在必行。但协同教学机制的建立要避免学科拼盘的实施方式,应坚持“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伴随学生学习任务的展开,教师分别作为学习的组织者、观察者和支持者协同参与教学,与学生一起投入跨学科主题学习。

再其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也是学校面临的难题之一。究竟要跨到什么程度?做到什么程度?各科课程标准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置上存在差异,跨学科主题学习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渗透在一些综合课程中,如道德与法治;二是采用“学科+跨学科主题”的方式,二者全纳入学业质量范围;三是采取“学科+跨学科主题”的方式,但后者不纳入学业质量范围。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这一问题有待突破。

有效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对策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落实需要学校坚持自主创新,同时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开发家庭和社会的多方资源,建构系统的支持体系,具体包括:

第一,专业引领。以学校为主体,引入专业团队,建立较为稳定的跨学科培训队伍或基地,通过工作坊等形式对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的跨学科课程开发能力。

第二,组织重构。从组织机构变革着手,可以设置各类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心或联合教研中心等,使之作为教研组织推进跨学科教研的常态化,同时作为负责跨学科师资建设的组织,促进教师跨学科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