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有“三爱”,教育有温度有情怀

作者:邹仁波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教师家访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重视。

科技日新月异,教师和家长往往利用微信、QQ等平台以及电话等方式沟通,方便快捷。针对不同的家庭,教师如果及时登门家访,一般情况下,一学期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两三次家访,寒暑假可以针对假期行为偏差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等进行两次专访,做到“三爱”——关爱、慧爱、携爱,一场关于爱的教育故事就会更加温暖、更有情怀。

一、关爱——拉近师生情感距离

教育是爱的艺术,教师家访是爱的有效表达。

老师们通过家访走出校园,关爱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状态和成长背景,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行为和情感需求,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打通家校共育快车道。如何让家访充满关爱呢?

分析学生,建立家访学生档案

在家访前,教师主动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班级、身体状况、学习情况等。然后设计一个家访档案的模板,包括必要的信息栏目,如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特殊需求、家访日期、家访内容、家长意见、后续跟进等,最好设计成一个直观的表格,便于家访及时记录。

聚焦重点,促成家访及时高效

家访不是遍访,家访要抓重点、抓及时。我们要对七类特殊学生实行“必访”,包括学困生、孤儿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表现异常学生、家庭困难学生等。这些孩子平时在校的异常情况往往不易被其他同学发现,他们更需要老师特别的关心和鼓励。

关爱合力,全体教师探讨策略

家访前,班主任可以召集科任老师开个短会,对被访学生在校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以及身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共同查看学生的成长记录和以往的家长交流记录,尤其关注上课状态和课后学习生活状态。大家共同讨论家访的计划和策略,集思广益,形成更有人文关怀和教育效果的家访方案。

尊重理解,提前约定家访时间

教师家访对学生和家长都要充满关爱,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度,又要兼顾家长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突击式”家访。

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在家时、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学生犯了错误时,同时家长有相对宽松的在家时间,这种情况下登门家访,有利于达成和谐温馨的家访氛围,取得高效的家访效果。

二、慧爱——注意这些细节

家访是充满责任和关爱的,在家访过程中我们要智慧地表达爱,让教育效果高效生成。请注意以下细节:

准备礼物,搭建师生友谊桥梁

家访时准备小礼物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增强师生情感。在选择小礼物时,应考虑礼物的教育意义、实用性和个性化,教师可以带上孩子喜欢的名著、笔记本、书法笔或者益智游戏、益智玩具等,教师亲手制作的小手工艺品、书法作品更能赢得孩子们的真爱。

设计活动,家长师生沉浸式参与

教师要根据家访的目的和计划,根据不同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小活动,让家长、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式参与,增进师生和家长的信任,让家访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可以与孩子们“玩起来”,分享家庭趣事,和孩子们玩五子棋、跳棋、魔方、益智卡片等。可以展示一项才艺,如唱歌、绘画、舞蹈、剪纸等,也可以一起进行立定跳远比赛、跳绳比赛等。学生哪方面有特长,我们就设计相关的活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多元积极的表达。

关爱家庭,提供精神物质帮助

每个孩子家庭的背景、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社会资源等方面差异性大,老师们在家访时要充分尊重他们,给予他们精神物质上的帮助。比如给家长讲解国家的教育政策、升学及考试政策、社会就业需求、生涯规划等知识,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争取国家的困难补贴,倡议师生和社会爱心人士募捐;对心理偏差学生,帮助寻求好的心理指导教师和心理专家解困。

尊重个性,鼓励差异化发展

家访不是“告状会”,而是表扬会、鼓励会。教师和家长要达成共识,反对唯分数论,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支持鼓励孩子差异化发展,切实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潜能,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更容易激发出创新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就孩子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

注重礼仪,彰显教师职业形象

教师家访是和家长及孩子的真情相拥、平等对话。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和家长,保护他们的隐私。如就孩子的表现与家长朋友分享时一定要提前征得同意,不能草率行事,避免出现隐私泄露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家访时间,以免影响孩子和家长的正常生活。教师穿着打扮得体大方,用语文明得体,言行举止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三、携爱——家校社携手筑爱

家访工作是友谊赛,也是接力赛。登门家访结束后,家校社携手筑爱,教育最大化才能很好实现。

评估总结,全体教师积极携爱

家访结束后,应当在班级任课教师或年级中集体交流,分享家访中获得的资料和信息,便于在今后工作中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积极续爱。结合学生后期成长情况主动进行评估,从目标达成度、家校互动度、教育影响度、可行性、个性化关怀等方面加以评估,判断此次家访的效度,如孩子学习状态趋好、表达见解积极、同学交流愉快、师生沟通和谐……那么此次家访是高效的,值得坚持和推广。

及时跟进,家校社积极携爱

家访结束后,老师们要辅之以电话家访、短信家访、网络家访等多种形式回访跟进,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学校可以组织家长会和工作坊,邀请家访活动中做得好的家长和孩子分享教育故事和生活细节,也可邀请对孩子影响较大的社区邻居参与,这既是对他们的鼓励和肯定,又是对其他家长和孩子的教育启发,从而践行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

“敲开一扇门,温暖一家人。”一次温情的家访,一场教育的盛典。

来源:中国教育报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