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教育,不能忘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技术确是一种社会性的科学,要从社会发展和变革中来理解,认识其与社会的联系。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的科技革命不仅改变着社会生产和消费方式,而且正在改变着社会的精神面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的界限。科学、技术、社会已经不是三个孤立的概念,它们连为一体,成为一个具有广泛新含义的新概念——社会性科学。

早在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就开启了一门新课程——科学技术社会课程,简称STS课程。在英国,有的教育家甚至认为,STS课程应该是每个未来公民必须学习的“新的公民课”,每个公民必须懂得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正确地运用科学技术的优势来促进社会进步,造福人类。我们曾经把STS课程引进中国,并于1994年编纂了一部大型《STS辞典》。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也曾经开展过STS课程的实验。 可惜当时国人对STS课程还缺乏认识,致使STS课程未能在我国推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习掌握既有的分科的碎片知识、被动地接受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于是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究新的课程模式。21世纪初,STEM课程应运而生。STEM课程把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结合起来,通过跨学科、综合性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实施STEM课程中也有专家提出加入人文科学的因素,把它变为STEAM课程。总之,在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过程中不能忘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而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SSI-L)就是在这种思维逻辑下产生的。 

今天我们要加强科学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培养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切不能忘记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方向。在中小学开展社会性科学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操作技能,还能让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获取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是一门科学,还是一套课程,或是一种学习科学的路径?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问题。目前来讲,恐怕还是要聚焦到学习科学的路径上来。经过学校师生的实践,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另一方面研究、创新课程设计,逐步建立一套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课程。 

我的理解是,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其实也是当前流行的项目式学习(PBL)的一种延伸,也是STEM课程的另一种模式,其主要内容和研究课题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包含科学技术的课题,或者从科学技术在社会的运用中找到社会性问题,通过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例如当前气候变暖的问题,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综合研究其成因以及缓解的途径;又如社会生活中使用薄膜塑料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既有社会问题也有技术问题。因此,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社会性,是一种跨学科、跨文化、动态、综合性的学习方式。 

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克服了传统教育中科学教育与社会实际脱节的弊端。在“应试教育”思想支配下,以往的理科教育脱离实际,不是为应用,而是为应付考试。中学的理科教育尤其如此,重理论轻应用、重解题轻动手、重分数轻创造。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让学生从社会中找课题,通过研究探讨,找到解决的办法。在研究探讨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技能力。 

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动态性。传统理科教育分科进行,这对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事物发展的综合理解。当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分化,另一方面也越来越综合。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并不排斥分科教育,而是把各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不仅让学生理解当代科学的综合性,理解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既统一又矛盾的,不能孤立、静止地看世界,同时培养学生综合思考、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人文性。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是从社会中找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许多问题需要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的知识来解释。例如垃圾分类,既是科学技术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既需要科学技术来解决,又需要民众的理解和配合。 

具有趣味性。中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面对枯燥的单科学习和沉重的学业负担,许多学生在理科的学习上感到困难,缺乏兴趣和动力。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动机,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和创新能力,反过来又有利于理科系统知识的学习。 

当前,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还在实践试验中,希望教育工作者重视此项试验,一方面总结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从学理上阐明它的性质和教育的价值。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