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教育,不能忘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作者:顾明远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教育“双减”中,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创新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与时俱进的科学教育模式。 

近年来,在国际上引起关注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 SSI-L)走进我国科学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并在部分区域和学校得到实践、推广,渐有掀起科学教育新浪潮之势。

那么, SSI-L为什么会成为“科学教育加法”的新选择?与此前的STS、STEAM等教育理念和模式相比,SSI-L有何不同?请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教授的深入剖析——

人类发展离不开科学。自发明钻木取火以来,人类就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福祉,也带来了麻烦。且不说好战分子利用科学技术制成了武器,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滥用科学技术,也造成了资源透支和浪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致使人类生存受到威胁。另外,发达的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使人物欲膨胀、道德滑坡。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人类不断创造新的科学技术究竟是为了什么?怎样才能使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 

20世纪初曾经有过一次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曾出现过反科学主义思潮,他们把包括道德堕落在内的一切社会灾难都归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或是科学进步或是人的进步”的口号。但是另一部分支持科学主义的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增进人的知识和智慧,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总体上来讲,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关键是掌握在谁的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科学技术,保持生态平衡。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也写道:“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革命导师的论述,说明科学技术总是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