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特级教师的磨课“三部曲”

作者:郑艳霞 特级教师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

如何从新手成长为能手?怎样在平凡中实现突围?

在我的成长路上,“磨课”让我受益终身,它让我在从教之初迅速站稳讲台,在奋斗之年持续站好讲台,更让我实现专业二次发展,站上更高讲台。

无论是“磨”还是“被磨”,我在“个人钻研—同伴互研—专家领研”的磨课路上,反复历练、博采众长、业务精进,收获了成长,收获了幸福。

个人钻研,磨懂教学之义

23年前,刚走上讲台成为教师的我有些不知所措。

我的师傅告诉我,教材是经过很多专家锤炼过的,要学会从教材、教参、课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个人钻研就从这里开始。我似懂非懂,但很听话,于是开始独自钻研。

高中数学第一节课学习的是“集合”,为了上好第一课,我反复研读教材不下十遍,几乎将教材的每一句话熟记于心。

师傅说我那节课的语言准确干净,但我却感觉自己好似一个搬砖人、复读机,如果这样讲一节课,那和学生自己看课本又有多大区别呢?

于是我找来教参,尝试第一次磨课。

在教材与教参之间跳跃穿插多次后,我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原来教材上6个引例是从初高中衔接的起点出发的,从数和代数、图形与几何以及实际生活三个方面做了逐级引入,找出共性,从初中已有认知中抽象概括出新的概念——元素和集合,用现在的理念来讲,这不就是最近发展区嘛!

今天回忆起来,那种参悟的感觉仍然十分美好。

经此一“磨”,仿佛打开了一扇与教材编者交流的大门,原来每一段课文,都有其精心设计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