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谢家湾学校:以全面贯通促进整体育人

作 者:刘希娅,重庆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从2011年到2021年,全国九年一贯制学校从13304所增加到18233所,占初中学校比重从24.58%扩大到34.49%。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对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如何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优化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策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重庆谢家湾学校自2021年转为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开始探索义务教育学校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将小学、初中两个学段有机衔接,以小初贯通的学生素养培育为导向,以跨学科学习促进“素养+”学习方式变革,从价值理念贯通、课程建设贯通、教学教研贯通、管理模式贯通等方面着手,整体建构学校育人系统,促进学生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贡献了一份基层力量。

理解九年一贯制办学的必要性

学校教育制度是学校制度体系的基础,它反映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转换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但在普通教育中,小学属于初等教育,初中、高中属于中等教育,而初中、高中又构成了完全中学教育。根据这一学校教育制度,小学、中学一般分开设置,界限明显,尤其是在完全中学,初中和高中整体办学,初中和小学之间的鸿沟不仅体现在中小学独立办学学制上,更体现为育人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割裂和脱节。

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举措。200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第14条“规范义务教育学制”中提出,“国家将整体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九年一贯制”。我国部分地区21世纪之初已开始探索九年一贯义务教育的办学实践。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要求“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2021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各地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可见,九年一贯制是党和国家在教育政策上的基本导向,也是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举措。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整体一贯设置。一方面,国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整体性的培养目标,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教育部印发的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也将义务教育按照九年一贯进行课程设置和标准制定,并强调要注重学段衔接,加强课程一体化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九年一贯制是当前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

了解九年一贯制办学的现实挑战

九年一贯制办学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进行学段贯通,实现办学主体、教育内容、招生升学、评价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具体来说,九年一贯制办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内涵。

一是培养目标贯通,即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作为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在学段、年级层面进行具体化分解,从而明确学校育人目标的具体内涵,以此作为学校教育的价值导向和目标依据,实现学生发展目标的连贯性。

二是课程教学贯通,即九年一贯制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国家有关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和科目安排,实现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的有机衔接;基于课程标准,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进行有机统整。

三是学校治理贯通,即九年一贯制办学不是将小学、初中进行机械拼接,而是在学校教育环境、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学生评价考试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将学校建设成全面贯通的有机整体。

尽管现阶段九年一贯制学校已经有了政策支持和实践推广,但在实际办学中,学段贯通的落地面临价值观念、教师配置、管理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存在“贯而不通”等现象。

一是从价值观念角度看,九年一贯制办学受到传统的小学、初中各自为政的办学思想的束缚。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小学是初等教育,初中是中等教育,两个学段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具体性质上有所不同,且小学主要和幼儿园进行衔接,初中更多与高中进行衔接,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将小学和初中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

二是从教师培养角度看,小学、初中教师的培养主体和方式有所不同,人们普遍认为小学、初中教师在学科专业和教育背景上存在差异,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招聘和师资配置上也将小学和初中进行区分,这在无形中造成了小学、初中教师队伍间的人为隔阂。

三是从学校管理模式看,九年一贯制学校仍然将学校有意无意地分成小学部和初中部,设置不同的管理机构和方式,尽管其在办学空间、办学主体上实现了一致性,但是义务教育作为一个真正的有机整体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还没有真正贯通。

开展九年一贯制办学的贯通探索

重庆谢家湾小学校创建于1957年,是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2021年,为更好发挥谢家湾小学校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小学与中学的衔接,谢家湾小学校转为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更名为“重庆谢家湾学校”。学校整体建构育人系统,从育人价值、课程建设、教学教研、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入手,促进学生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培养“听党话,跟党走,做改良世界的中国人”。

1. 价值理念更新,奠定九年一贯发展基础

育人价值取向是决定一所学校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逻辑起点,学段贯通的前提是学校及教师确立整体育人的价值理念,明确九年一贯制学校不同于单设的小学和初中,不能把九年一贯制学校简单办成“小学+初中”。学校通过对小学、初中两个学段实施一体化管理、教学、教研、培训、评价等,带动教师树立整体连续发展的“九年一贯制思维”。

重庆谢家湾学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持续发展、整体发展,引领教师以动态、连续、生长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学校深度践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办学文化,无论是小学部还是初中部,都在文化浸润中形成了“让每一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的育人追求,高度统整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学校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方面,以及自信心、好奇心、同理心、奋斗心、创造心、中国心,吃饭好、睡觉好、运动好、心情好、品行好、学习好“六心”“六好”校本培养目标,构建了18个学生评价一级指标,并贯通小学和初中,建立二、三级指标,连续性、统整性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如聚焦“吃饭好”这个一级指标,在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均设置了“按时就餐 讲究卫生”“合理搭配 营养均衡”“节约粮食 光盘行动”“主动交友 文明交往”“举止得体 言语恰当”“爱护环境 垃圾分类”等二级指标,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现状对其进行细化,生成三级指标,以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开展评价。

2. 课程建设贯通,促进九年一贯内涵衔接

课程是学校众多育人要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载体,课程衔接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发挥学制优势进行整体育人的关键环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系统性,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都充分体现出整体建构思路。重庆谢家湾学校通过建构实施九年一贯的“小梅花”课程,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是建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实践的关键准则。基于九年贯通的课程建构思路,学校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分解细化至一至九年级每学期、每月、每周、每节课,形成了50余万字的《谢家湾学校课程学习目标》,将其作为确立每节课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既体现出育人的阶段性特点,又实现了课程内容的螺旋上升、紧密衔接。

学校遵循学生成长的内在规律、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一体化设计,研发出既符合各学段特点又相互融通的课程内容。

其一,贯通设计学科课程。针对没有实行国家统编教材的学科,学校自主研发了一至九年级配套学习材料,既保障了同一学科课程内容的内部一致性,又避免了不同学段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如学校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开设情绪生活课,以积极心理学为主线,基于个体心理繁荣、团体心理繁荣、社会心理繁荣层层递进的编排逻辑,贯通设计一至九年级课程内容,避免当前普遍存在的各版本心理健康教材中内容交叉重复、缺乏层次的问题。

其二,贯通优化交叉内容。现行中小学教材,不同年段通常由不同专家团队编写,小学、初中教材中存在某些同质化内容。为解决不同学段教材内容同质化问题,学校小学部、初中部教师纵向梳理了一至九年级各学科教材中的知识点,找到小学、初中学段各知识的衔接点和断层点,依据教学目标进行序列化重组,避免不同学段知识重复或断层。例如:数学组初中部教师在研究七年级上册“负数”时,针对学生在小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负数并理解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实际情况,初中部教师根据小学、初中教材中的重复性内容,重点聚焦负数的意义以及数系扩充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对“数的发展”有了整体性认识,学习兴趣也愈加浓厚。

其三,贯通开设特色课程。针对专题活动、社团课程、赛事课程等特色主题课程,小学部和初中部进行了连贯设计,为学生优势特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如学校开设了棒球、击剑等社团课程,形成了贯通各年级的棒球、击剑课程体系,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系统学习,也让具有天赋和优势的学生能够获得持续的成长支持。

3. 教学教研贯通,提供九年一贯成长支持

学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核心,保持不同学段教师教学教研一致性。这就需要小学部和初中部的教师从学生整体发展和学科的完整体系出发,贯通设计教学目标与内容,从而保证教育教学的连贯性。

一是教师跨学段任教。首先,部分学科教师兼任小学部、初中部教师。道德与法治、艺术、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等学科,教师同时担任小学部、初中部教师,以此增强学科知识的纵向整合。其次,初中部教师任教小学部社团课程教师。小学部开设人文历史、趣味物理等社团课程,由初中教师授课。这既能够促进初中部教师对小学部学生身心发展情况的深入了解,又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是设立学科主任带领推进全学段学科建设。每个学科设立学科主任、副主任,由一线教师担任,贯通管理所有学段学科建设。小学部、初中部教师参加各级赛课、课例研讨、学术论坛等,均由学科组牵头。同时,学校持续以跨学科学习促进“素养+”学习方式变革,通过设计跨学科学习项目、开展班级小教研等机制,促进不同学科教师开展跨学科研讨;邀请市区级各学科专家到校培训,所有学段学科教师一起参与学习,拓宽学科理解与实践。

三是成立跨学段党员工作室。学校以117个党员工作室为载体,围绕班级管理、课堂建设、学生心理成长等主题开展跨学段研究。工作室中,1名党员为工作室主持人,吸纳2~5名不同学段班主任、同学科不同年段的非党员教师,组建聚焦多元化主题的跨学段党员工作室。

四是开展小初衔接联合课题研究。学校基于九年一贯制办学实际,发动教师自主组建多个小学、初中教师共学共研的课题研究团队,目前已立项8个重庆市教育规划办、重庆市教育学会跨学段主题课题,如“‘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学双向衔接实践研究”“九年一贯制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实践”等。

4. 管理模式贯通,保障九年一贯顺利实施

九年一贯制学校涉及小学、初中两个学段,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学生心理生理变化巨大,这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而一体化贯通管理,可以最大化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制优势,促进学生可持续优质发展。

首先,组织架构保障管理贯通。重庆谢家湾学校打破以往分年段、年级管理的范式,贯通管理组织架构。一是确立部门贯通管理制度。在校级干部、中层干部管理方面,不分设小学部与初中部管理团队,而是所有部门统筹管理一至九年级教学、德育、科研等工作。二是班级教师配备贯通,保障小学部、初中部语文和数学教师均单班教学,小学高段和初中部开展分学科分层动态走班,以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三是建立跨学段楼栋管理制。在年级管理的基础上,基于混龄社区式楼栋排布模式建立楼栋管理制,负责一栋楼、一层楼多学段班级的系统管理。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促进了各学段真正贯通。

其次,学生活动安排贯通。一是作息安排贯通,校园全天没有上下课铃声,初中部、小学部每个班级每天一节1小时体育课、每年一套自编操,保障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睡眠10小时。二是生活流程贯通,操场、阅览室、实验室、体育馆等生活场馆共用共享;全校实行自助午餐,鼓励不同年段学生利用午餐时间进行互动交流;不同年级教室、功能室穿插安排,各年龄段学生常态化一起生活、学习在一个真实的混龄群体中,成为彼此生成性的课程资源。

再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贯通。一是统一评价标准。小学部、初中部均围绕学生培养目标,从学业质量、综合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肥胖率、近视率、参加校外学科培训率等指标都被纳入学生评价体系,破解“小学看素养、初中看成绩”的割裂问题。二是统一工作量核定标准。在工作量课时化的原则下,小学部与初中部统一基础课时标准,引入学段系数,确保教师考核科学化、标准化,并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达成共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最后,集团化办学促进资源贯通。学校成立了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各学段学校的谢家湾教育集团,通过建立统一领导、统一任命、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评价“五个统一”运行模式,推动集团内成员校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队伍、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深度融通,横向扩大学校优质资源覆盖面,纵向打通学段壁垒,为学段贯通提供实践基础。

未来,谢家湾学校将继续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优势,围绕提升学生在校生活与学习质量,开展深入持续的实践研究。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 |声明:以上图文来源网络,文章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