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习样态——项目化学习国家教学成果分享

近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及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共同承办的“上海基础教育首届年会”在宝山区成功举办。与会嘉宾分别以主题演讲、案例分享、圆桌会议等形式,共同就“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交流研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夏雪梅作《未来学习样态——项目化学习国家教学成果分享》主题演讲。

概要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夏雪梅分享“项目化学习”国家教学成果。她指出,随着核心素养培育方案的落地与深化,项目化学习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素养的关键路径。项目化学习不仅是促进学习素养落地的重要载体,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迁移学科的核心概念和能力。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框架,并通过组建种子教师团队、开展大规模工作坊等方式,推动学校和教师掌握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方法。基于素养目标和国家课程方案,项目化学习形成了活动项目、学科项目和跨学科项目三类创造性的探索,每类项目在匹配不同素养目标、实施过程和评价样态方面都具备独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本土路径、制定标准。上海市在项目化学习方面形成了实践成果,包括平台、优秀案例以及质量标准等。

正文

一、素养导向,立足课堂

2014年,上海市教委给了我们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如何在当下为儿童奠定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这个问题联系着“当下”和“未来”。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去破题?我们组建了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一起考察跨越人生不同阶段的长程研究,追踪孩子从出生到成人之后,哪些在其人生历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发现:儿童时期的自我控制力对个人未来的健康、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我们再去进一步探索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包括“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也告诉我们:2/3以上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好奇心、自制力、社会灵活性等要素。

那么,哪些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呢?你会发现:坚持、探索,以及在某一个领域锲而不舍地努力,也就是热爱,非常重要。但我们是否为孩子奠定了这样的基础?各位老师很关注学生的学业质量,有关学业质量也有一系列研究会告诉我们类似的答案。你会发现从幼儿园到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等一系列的长程研究,揭示了“坚持、专注、计划性、情绪调控”等都会对我们的学业成就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一系列的研究,让我们关注:要给孩子培养和奠基的是学习素养。学习素养是个体创造新意义和解决问题必备的通用能力,是所有学科都需要关注和培育的能力。儿童作为天生的探究者,本身就具有这种能力,需要教育者去悉心呵护。

那么,这样的素养是否在日常课堂中落地了?当我们做了大量的课堂分析后发现:上课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上着上着头就埋下去了,眼里的光没了。孩子们坐在课堂里,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行为上的参与,未必有实质上的参与。孩子们的思维活跃度怎样?有没有真正的投入其中?从2015年-2018年,我们开了很多实验室,探索如何在日常课堂当中落实素养、生成素养。当时我们还不清楚项目化学习到底应该怎么走,游戏化的实验室应该怎么落地,我们尝试每一天通过细小的变化带动孩子更好地生成学习素养。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预见学习工作坊”采用项目、游戏、讨论、角色扮演、解决问题等方式,让教师看见理念的样子。引入芬兰、美国、英国等地的新课堂、新实践、新评价,在中西对话中生成自己的理解。

基于这些探索,我们越来越发现项目化学习不仅仅是促进学习素养落地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迁移学科的核心概念和能力,因为很多项目其实就是多种学科实践的组合。

二、聚焦问题,研究先行

当我们进行这样探索的时候,就发现上海的项目化学习可能和国内很多地方不一样,我们不是从综合实践活动或校本课程开始,而是从国家课程,当时称为“基础型课程”开始。因为我们一开始就希望改变日常课堂的样态。当我们这样去探索时碰到很多问题,老师们会关注“项目化学习是什么?我做的这个到底是不是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会不会造成学科损伤?会不会带来学生的学业成绩下降?”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包括还会追问:没有任何基础,如何从零开始做项目化学习?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求自己能够基于自身的探索、基于学校的实践、基于东西方的对话,给出支持老师共同前行的一条路。所以我们形成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框架,并通过组建市级种子教师团队,用工作坊的方式让大规模的学校和教师“学会做一个项目”。

随着实践的推进,老师们新的问题又来了:我知道怎么设计了,但是课堂样态是怎么样的呢?能不能在一节课当中体现项目化学习的要素?如何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作为老师,我的角色要发生怎样的变化?我要怎么去支持和深化学生的项目探索?等等。围绕着这些问题,我们又形成了从“入项”“出项”到“反思”“迁移”等一系列的课程样态和典型要素分析,以及支持教师、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的一系列工具。这些工具跟随整个创新问题解决过程,匹配到项目化学习的各个教学阶段中。

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我们发现种子学校成长起来了,但是我们需要从种子学校扩大到更多的实验校群体。因此在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中,我们每一年都会组织种子学校的专题工作坊,将种子学校的经验推广和辐射到其它实验校。

然而随着“双新”的推进,我们又看到新的问题,那就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那么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是什么关系?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怎么做项目化学习?怎么才能真正跨起来?不同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有怎样的典型案例?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又进一步探索基于不同载体、不同学科领域,如何进行跨学科学习。

三、本土路径,构建标准

持续不断地探索与研究,能够让我们直面现实中的真实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逐步建构起项目化学习的本土路径。基于素养目标,指向国家课程方案,我们将项目化学习进行了创造性的三类探索。和国际上不同的是,国际上的探索更多指向跨学科项目。至于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因为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和我们现在新的教材,同样也会走出自己的道路。关于“活动项目”“学科项目”“跨学科项目”,每一类项目都会匹配不同的素养目标,由此会带来实施过程和评价样态的不一样。围绕这些方面,我们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索,形成三类项目初步指引和优秀案例。并且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和领导下形成了面向上海及全国范围的项目化学习平台。

2020年,发布项目化学习平台,集设计、评审、专家支持、评估、管理、资源于一体;2020-2023年,平台案例达到近万例,探索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序列化、结构化的项目群;2023-2024年,面向全上海所有学校和教师开放覆盖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第一批项目化学习优秀案例,持续滚动更新与发布。基于这样的探索,我们在落实2023年8月发布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项目化学习推动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时,探索持续深化。当我们聚焦观察和呈现不同项目阶段的真实课堂时,会发现:学生课堂的样态会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又进一步点燃了教师的实施热情。当教师的实施热情被点燃时,我们又进一步发现学校的课程样态在发生变化。所以今天的课程变革,不仅仅是课程样态多,或增加或减少,而是以学习为核心所带动的学习、教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在内的一体化的变革。正是基于这样的探索,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出项目化学习的本土质量标准,而这样的质量标准是有我们自己特征的。从项目设计的质量、教师支持的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三大维度去构建项目化学习的“钻石质量模型”,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我们将出版英文论著。

唯有热爱,方可抵御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