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仍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作者:程翔 语文特级教师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市一零一中原副校长

这些年来,语文学科基本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不够,语文学科的架构尚不完整,研究并解决一些基本问题是语文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属于语文学科基本建设的范畴,但是这个基本建设至今做得并不理想。

一定要重视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落实。当下语文研讨多热衷大单元、大概念、大情境、项目化学习等话题,偏向课程形式和教学方式、方法,有的语文杂志也喜欢发表这类文章。课程形式和教学方式、方法是重要的,但再重要也必须以内容为基础,忽视内容的形式与方法没有太大意义。现实却是,的确很少有人研讨内容了。以高校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为例,前些年他们多侧重文本研究,写了很多有价值的论文;现在则热衷形式方面的东西了。笔者参加研究生的论文开题会,发现都是大单元、大情境和任务驱动之类的选题。语文界形式大于内容的现状令人忧心忡忡。

制定科学的课程标准,可以引导语文教学重视内容。课程标准的主要功能是确定教学内容,至于怎么教是次要的。一线教师怎么教,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这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多教师误以为只能搞大单元、大情境,偏向了形式。这与课程标准的表述方式有一定关系。建议后续课程标准的修订,首先明确语文教学的内容,将听、说、读、写的内容具体化,明确各自的占比。比如,阅读内容要明确规定读《论语》全书,就像英语国家规定要读《哈姆莱特》一样。明确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的主要功能,这个根基一定要稳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的教学大纲,主要内容就是规定教师教什么,至于教学方法,则没有规定。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也是对教学内容规定得十分明确、具体。而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外作品、古今作品、文学和非文学作品的比例没有明确规定;对文学与非文学的写作也没有数量要求,更不要说对小论文写作的要求了。

在语文课程的基本建设中,被严重忽略的是常规写作。重视常规写作是当务之急。写作在语文课程中一直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高中18个学习任务群中竟然没有一个独立的写作任务群。笔者认为,写作或可单独设课,单独编写教材。要对写作有明确的定位,要表达清晰、科学的写作观。写作地位的确立,是语文课程建设中最基本的工作,可实际上我们做得很不够。正因如此,目前中学生的写作实际上仅限于应试,假、大、空现象突出,就连特级教师写的“下水文”也染上了大而无当的毛病。比如,前些年作家叶开评价中学教师写高考“下水文”时,提出一个颇具刺激性的观点:“90%的语文教师要回炉。”笔者看后觉得有些伤自尊,因为笔者也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也写过很多“下水文”,于是很自觉地将自己划入90%的行列了。后来的事实证明,叶开的话有一定道理。而从学生作文来看,即使是这些年所谓的满分作文,除了极少一部分差强人意外,大部分并不理想。这与写作课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不无关系。

2023年笔者到一所中学调研,了解到高中学生三年时间里只练习议论文写作,不写记叙文。笔者惊讶地问为什么,学生回答说写议论文得分高。笔者很不以为然。照这样练下去,毁了写作,毁了学生。这样的写作教学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完全变成了应试的工具。当下,很多初中从初一就练中考作文,很多高中从高一就练高考作文,作为基本的常规写作训练被大大挤占了,甚至于无,致使学生的写作“缺了一条腿”。应试写作只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仅仅在考试中有用,不考试这种写作就意义不大。中学六年时间都花在应试写作上,这是很大的浪费。学生的常规写作绝不能忽视,更不能取消。须知常规写作奠定的是写作的基本能力,学生具备了基本能力,再用一年时间对付考试就足够了。相反,只为应试而练,基础不牢,应试写作也写不好

再说说口语问题。口语能力是人生重要的语文能力,属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范畴,当然也属于语文学科基本建设之一。口头表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须臾不离,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要对口语能力有明确的定位和具体要求。

口语属于“第一语言”,与生俱来,相伴到老。有人会说,口语能力是天生的,无须在学校语文课上训练,也不必纳入考试中来。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尽管口语能力与生俱来,但人们的口语水平千差万别。与一个陌生人谈话半个小时,就可以基本上判断对方的口语水平;口语中的用词、语气、语调以及相伴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基本上能反映口语修养,进而折射出人的内在修养与气质。两个陌生的青年男女初次见面,谈上半个小时,就基本上决定了还有没有下次见面的可能。为什么?要么有共同语言,要么话不投机。说话的过程能反映一个人读什么书,有什么爱好,价值取向如何,文明程度如何,等等。

从人生的角度来说,语文学习一定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一个连话都说不好的人能有幸福人生吗?学校招聘教师,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其口语水平如何。以“舌耕”为业的教师如果没有较强的口语能力,怎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呢?有的教师很会说话,尤其懂得如何与未成年人交流,言谈话语总能给学生留下美好印象;也有个别教师不会与学生交流,说的话不养人,甚至伤人,导致师生矛盾冲突,进而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无论居家生活与家人交流,还是在社会上与他人交流,口语水平都至关重要。

再拓展开去,笔者想到了说唱艺术中的“说”就是一种能力,如能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绝对是一件好事。比如,山东快书节奏明快,板眼结实,气势宏伟,口若悬河,有类似相声的贯口,对于练习口语的连贯性和感染力颇有益处;至于京剧中的唇、舌、喉、牙、齿五音和开、齐、合、撮四呼技巧,即所谓审五音、正四呼、调气息,则更体现口语表达的高端水准。

要想具备好的口语能力,就需要在语文课上进行系统、规范的训练。语文界前辈钱任初先生曾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提出“六性”“八戒”的要求,对我们提高口语修养颇有启发意义,不妨借来一用。

“六性”指的是:

叙事说理,条理清楚,言之有据,全面周密,具有逻辑性;

写人状物,有声有色,情景逼真,细腻动人,具有形象性;

范读谈话,情真词切,平易流畅,真挚感人,具有感染性;

借助手势,穿插事例,比喻新颖,生动有趣,富有趣味性;

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措辞精当,惜话如金,富有准确性;

举一反三,弦外有音,留有余地,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

“八戒”指的是:

戒拖泥带水,拉里拉杂,与题无关的废话;

戒颠三倒四,疙里疙瘩,文理不通的病话;

戒满口术语,文白夹杂,故作高深的玄话;

戒滥用辞藻,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虚话;

戒不懂装懂,或许大概,模棱两可的混话;

戒干巴枯燥,平淡无味,催人欲眠的梦话;

戒挖苦讥笑,低级趣味,不干不净的粗话;

戒陈词滥调,生搬口号,八股味浓的套话。

以上要求是比较高的,没有长期的历练达不到。中国不仅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古训,还有“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故事,高中语文教材中《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典型例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高端口语水平绝非一朝一夕练就,非经长期训练不可。训练不是做练习题,更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经过系统、规范的实践,分级分层进行。如果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具体的口语训练要求,语文教材中编有配套的训练内容,语文教师能用它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那么,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提高,口语修养一定比现在好得多。

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中,听、说、读三项都是通过声音传递的方式进行的言语交际,三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听的能力受制于说的能力,会听的前提或许有多个,其中一个是会说;有时候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很可能是对方说的水平差。说对读的影响也很明显,会说的人往往会读,不会说可能影响其阅读效果。当然,听和读又会反作用于说。写虽然不是通过声音传递的方式进行,但说与写也有密切联系。说得好会促使写得好。多写的人,说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说书艺术就是从写到说的转化。一个人语文水平高,往往表现为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因此,课程标准中应对口语训练有明确要求,使之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不低于读和写。

另外,教师培训工作也应该成为课程标准中的一项内容。中国有多种教师培训的方式,比如“国培计划”就是很有影响的,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业界对于教师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专家报告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需要寻求更加科学、合理、实用的培训方式。最近笔者应邀到一所中学培训教师,三天里,和学校语文组的教师一同备课,梳理教材、理解文本、设计教案。这三天,我们研究了四个单元20篇课文,还研究了四个单元的写作内容和两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通过这次培训,笔者发现,教师往往最需要的不是方法,也不是形式,而是基础的内容,因为有些教师缺乏的就是对文本最基本的理解,缺乏写作的基本能力。想要提高学生成绩,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不容忽视。认识到这一点,围绕这一点开展教师培训,才能抓到教师培训的根本。

声明:以上内容源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文章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请与我们联系。